前言
据《中国戏曲志》统计,在全国戏曲百花园里,有37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。曾经名扬华东的平阳和剧,赫然名列其中。如果说,在平阳民间活跃了几个世纪的高腔、昆剧、乱弹、木偶戏等,都是外来剧种的话,那么,和剧则是货真价实、土生土长的平阳地方戏曲剧种。当数百年过去后,桑海频迁,风云时异,和剧昔日的辉煌历史,如今早已踪迹难寻。只在平阳梅溪的乡村一角,依然能看到和剧盛极一时留下的文化遗存。
第一章 早期
1.四大源头
据考证,和剧起源于平阳民间,最初由马灯戏、莲花戏、道士调及山头戏和合而成,除演唱村坊小曲外,也唱高腔、昆腔。
2.初创和合
《中国戏曲志·浙江卷》载:明嘉靖年间(1522—1567),平阳人林椿(又名阿桃)首创和合班。初创时,演员多来自平阳民间马灯班,剧目是马灯班小戏,有《大补缸》《小补缸》《浪子踢球》《瞎子捉奸》《走广东》《湘子度妻》《昭君出塞》《卖布》《荡河船》《小放牛》《秋江赶船》《捉贼谋夫》《送亲行礼》《善恶报》《两世缘》等18出小戏,以村坊小调与时调为主要曲调。
3.改称和调
和合班不断吸收昆剧、高腔、乱弹等流行剧种的剧目与唱腔,武打表演则吸收平阳民间拳术套路,逐步形成了艺术特色。明末清初,和合班改称和调班(亦称胡调班)。清中叶后,和调班剧目发展到84本大戏,出现了20多个班社。
4.一度衰落
清道光年间(1821—1850),和调班尚有净角文元以演包公戏见长。但自此时起,乱弹逐渐鼎盛,昆腔日益式微。激烈竞争中,和调班一度衰落。尤其在文元去世后,和调一落千丈。咸同年间(1851—1874),平阳民间流传的“高昆乱弹,和调讨饭”俚语,反映了当时和调班社的艰难处境。
第二章 全盛
1.重振和调
清光绪年间(1875—1908),和调艺人汇聚平阳新陡门,开设马灯班戏馆,重振和调。戏馆聘请徽州艺人徐小仙、马回川等执教,并从福建班中学习部分皮簧剧目。他们弃高昆,习皮簧,又吸收部分温州乱弹腔及滩簧调,逐渐形成了以演唱徽调为主,兼唱乱弹、滩簧的多声腔剧种。经不断吸收、移植,和调剧目渐增至300多个。其中最著名者为“七记八图”,即《牡丹记》《千帕记》《素珠记》《花镜记》《合珠记》《倭袍记》《银桃记》《日月图》《天启图》《龙虎图》《万寿图》《二皇图》《玉凤图》《玉麟图》《双狮图》。
和调的主要声腔是徽调,包括西皮、二簧两类;其次是滩簧,用以表现生活小戏;再次是乱弹,主要为反调乱弹;另外有少量时调。伴奏乐器分管弦乐器、打击乐器两大类。前者称“文堂”,有小京胡、笛子、板胡、二胡、滩簧二胡及唢呐、琵琶、月琴、三弦等;后者称“武堂”,以锣鼓为主,有单皮鼓、板、扁鼓、抱月、大鼓、吊钗、特大锣、脐锣、大锣、铙钹、大钹、小钹、小锣、小月锣、碰铃、汤锣等。脚色行当则合称“三堂十三脚”,具体为:①旦堂:正旦(青衣)、花旦(兼刀马旦)、老旦、小花旦(三手)、拜堂旦;②白脸堂:正生(老生)、小生(兼武生)、二路正生(老外)、二路小生(白脸);③花脸堂:大花、二花、三花(小花)、四花(二路小花)。
2.盛极一时
马灯班戏馆学员出班后,纷纷成立新班,先后有老连昌、新连昌、老聚昌、新新连昌、老锦昌、新锦昌、红舞台、鸣舞台、老大顺、新大顺、星福连、新阳春等10多个班社。和调面貌焕然一新,在温台处三州及福鼎、福安、柘荣一带声誉雀起,盛极一时。
第三章 衰落
1.再度衰落
光绪年间(1875—1908),京剧开始传入温州。民国初年,温州京剧进入全盛时期,和剧被挤往农村,再度走向衰落。
2.陷入绝境
抗战爆发后,国民政府对民间戏班严格管制,各地和调班均陷入了绝境。1939年,浙江省教育厅行文各县,规定城市演戏一律须经县政府核准方可开演,乡村一律暂停演出。和调演艺人员大多星散,甚至流落村坊卖唱度日。至1948年,新大顺和调班在丽水碧湖被强令停演,艺人只得结伴讨饭谋生。解放前夕,平阳和调班只剩下新大顺20多人(后改名胜福连)。
3.蕴含新生
伴随和调的再度衰落,是年轻一代富有潜力的新演员诞生,与专职女演员的入班。上世纪30年代起,和调女演员入班,男女合演,人物形象渐趋完整。40年代,年轻演员庄碎坤、陈美娟、陈娟弟等先后加入新明星、新大顺等和调班。他们师承前辈,苦学自强,崭露头角;他们随班流浪,备尝疾苦,渴望光明。
和调在衰落中蕴含着新生。
第四章 中兴
1.误入婺剧
解放后,浙江省开展戏曲改革,原主唱浦江乱弹、金华乱弹的金华戏改称婺剧。1951年冬,平阳县以胜福连和调班为基础整顿后,成立了平阳人民地方戏剧团。两年后,浙江婺剧实验剧团在上海交流演出获得成功,一时声名大振。平阳和调因部分剧目、唱腔与婺剧“三合班”“二合半班”相近,被误归婺剧系列,并加入了金华婺剧改进委员会。1953年下半年,平阳人民地方戏剧团改称平阳人民婺剧团。
2.一剧成名
1954年春,浙江省文化厅派剧作家金松、谭德慧专程来温,筛选出平阳人民婺剧团滩簧传统剧目《断桥》,参加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。8月20日至9月14日,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杭州举行,全省379名演员参加演出。平阳人民婺剧团主演《断桥》的演员陈美娟荣获一等奖,陈娟弟、黄志祥获三等奖。会演后,省文化厅将《断桥》剧组留在杭州,拟安排在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展览演出。
9月25日,《断桥》在上海展览演出。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,著名戏剧活动家、剧作家田汉,以及苏联等国专家观剧后,一致向大会建议《断桥》作为正式演出剧目。大会临时研究决定,将《断桥》列入会演正式节目。
9月25日至11月6日,浙江代表团8个剧种在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演出。平阳陈美娟获演员一等奖,陈娟弟获表演三等奖,杨锡星获荣誉奖,《断桥》剧组获优秀演出奖。颁奖后,田汉、梅兰芳、周信芳、白云生、俞振飞等大师,来到《断桥》剧组驻地看望演职员。梅先生表扬陈美娟说:“你演的《断桥》比我演的好,这(蛇)步子我不会走。”
1955年4至6月,全省100个民间剧团进行了登记、合并,平阳人民婺剧团登记为平阳县婺剧团。1955年底,浙江婺剧团成立,陈美娟被调入该团。次年秋,又调回平阳人民婺剧团。
1956年秋,平阳县婺剧团由庄碎坤、董巨春等老艺人口述和调剧目,记录传统剧目300多本,徽调、正反乱弹、时调、滩簧等曲调500多支,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。剧作家金松、谭德慧等为平阳县婺剧团编写整理剧本。上海戏剧学院书记杨进,副院长、名导演吴仞之及顾仲彝、孙浩然、陈绍周等教授,相继来温州视察指导。
3.走向巅峰
1957年6月,《戏剧报》刊登著名戏剧家、中山大学教授董每戡的《为一个剧种正名》与平阳县婺剧团编导杨志雄的《为温州和剧呼吁》两篇文章,正式提出了温州(平阳)和剧的剧种新名。
是年7月24日至8月22日,浙江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杭州举行。由金松整理改编、郑绍训执笔的《双金印》剧获剧目奖,陈美娟获一等奖。同时,陈美娟、庄碎坤又获《梨花斩子》剧表演一等奖。
9月,省文化厅批准恢复平阳和剧名称。平阳县婺剧团改名平阳县和剧团,陈美娟先后出任副团长、团长。经过400年的风风雨雨,从和合班到和调班再到婺剧,平阳和剧终于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,揭去婺剧薄纱,以崭新的面貌走上历史舞台。剧团中,杨岳鸣、赵关兴、杨金钗、杨娟妹、薛青弟、章小德等学员崭露头角,阵容严整。
1959年,平阳和剧团上调为温州地区和剧团。戏校学员章世杰、沈德恩、潘三榜等充实进来,温州和剧团与瓯剧团并驾齐驱,成为全国仅有的两大温州地方戏曲团体。
1960年,陈美娟出席全国文教卫生群英会。1962年,陈美娟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。
第五章 沉寂
1.风风雨雨
文革十年,陈美娟被作为和剧权威受尽批判。文革结束后,温州地区和剧团重新演出。但地区文化部门认为该剧声腔有正反乱弹,与瓯剧声腔相似,遂将和剧团并入温州瓯剧团。1980年,通过陈美娟提出的政协提案,温州地区和剧团建制又得到恢复。
2.巅峰终结
1988年,陈美娟退休后,温州地区和剧团再次被撤销,演员并入温州瓯剧团。2007年12月19日,陈美娟走完了74岁的艺术人生。和剧的辉煌时代至此终结。
第六章 传承
1.坚守民间
温州地区和剧团再次被撤销后,和剧作为民间形态,在平阳的梅溪、水头两地,仍继续顽强地生存着。1978年6月,原梅溪乡组建了梅溪和剧团。80年代初,水头镇创办了民间职业和剧团。上世纪90年代,梅溪和剧团停止活动。2009年,在原梅溪乡梅里村,重新组建起了平阳县新民和剧团。
2.成功申遗
2009年6月22日,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[2009]35号文件,批准省文化厅确定的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(共计246项)。平阳和剧榜上有名。平阳县新民和剧团被评为温州市非遗传承基地,平阳和剧后继有人。
本文转载:陈彤的博客